一、課題組介紹
張躍,博士,浙江大學良渚實驗室百人計劃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張躍博士畢業(yè)于復旦大學。2015年起在美國加州大學圣克魯茲分校開展博士后階段的研究,隨后在美國馬薩諸塞州立大學醫(yī)學院基因治療中心任職Senior Research Scientist。張躍博士長期致力于神經發(fā)育以及多種遺傳病罕見病的基因治療策略的研究及轉化,結合分子生物學、細胞生物學等多學科實驗技術,開展腺相關病毒介導的基因治療策略的研究。主要發(fā)現(xiàn)包括:1)2022年在Nature期刊發(fā)表學術論文,提出了一種新穎的基因治療策略,利用重組腺相關病毒(recombinant adeno-associated virus,rAAV)遞送抑制性tRNA (suppressor tRNA,sup-tRNA)治療由無義突變引起的遺傳病,被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選為研究亮點;(2)2020年在Cell Reports期刊發(fā)表學術論文,揭示了在胚胎發(fā)育晚期,大腦皮質放射狀膠質細胞(神經干細胞)分化為表達GSX2的,具有三分化潛能的中間前體細胞,隨后分化為皮質的少突膠質細胞、星形膠質細胞以及嗅球的中間神經元。此外,在重組腺相關病毒基因治療領域,申請人作為發(fā)明人之一,申請美國專利2項。
詳細成果列表可參見https://www.ncbi.nlm.nih.gov/myncbi/1ngDx5WF8ITQk/bibliography/public/
(Pubmed)或https://scholar.google.com/citations?hl=zh-CN&user=kI6qbXoAAAAJ&view_op=list_works&sortby=pubdate(GoogleScholar)。
課題組將圍繞腺相關病毒介導的基因治療策略,開展基礎與臨床轉化方向的研究。前期主要研究方向包括:
1)新型AAV衣殼的開發(fā)。AAV衣殼與細胞表面受體相互作用是AAV靶向性的主要決定因素;AAV衣殼蛋白工程與體內選擇相結合的定向進化能夠高效地篩選靶向特異性的衣殼。我們將利用定向進化策略,在小鼠及非人靈長類模型上,開發(fā)高效特異靶向多種不同組織類型的新衣殼。
2)基因治療策略臨床前研究。以罕見病為例,全球已知的罕見病約有7,000多種,占人類疾病數(shù)量的10%,卻僅有不到10%的罕見病有已批準的治療藥物或方案。我國罕見病患者人數(shù)約為1,680萬,我們利用基因替換、基因沉默、基因編輯等多種前沿技術,開展基因治療臨床前研究。
二、薪酬待遇
1)參照浙江大學醫(yī)學中心(余杭)博士后管理規(guī)定,提供專業(yè)的科研指導和具有競爭力的待遇(年薪23萬起,優(yōu)秀者可一人一議),提供五險一金,其他福利待遇根據應聘人員資歷從優(yōu)提供。
2)支持申報博士后科學基金以及其他國家與地方科研項目。
3)協(xié)助認定杭州市高層次人才。
4)博士后期間業(yè)績突出者可申報浙江大學附屬醫(yī)院、良渚實驗室、合作企業(yè)的教職崗位。
5)提供一流的科學研究條件,及參加國內外高水平學術會議的機會。
三、招聘程序
請有意者請將材料電子版發(fā)送到郵箱zhyue_1986@163.com(郵件標題注明:應聘某某崗位+本人姓名 );
對于符合要求并通過初審者,將會通知安排面試。應聘材料將予以保密:詳細的個人簡歷(包括學習工作經歷、主要研究工作內容、代表性論文論著清單、獲獎情況)、Coverletter(簡要介紹既往工作、研究興趣和職業(yè)規(guī)劃)、其他有借鑒意義的材料。
該應聘長期有效,直至相應崗位招聘滿額。
崗位要求
1)年齡不超過35周歲,近期(或即將)獲得生物學、生物醫(yī)學等相關領域的博士學位。
2)有扎實的分子生物學、細胞生物學研究經驗,分子克隆、動物模型相關實驗經驗。
3)曾以第一作者發(fā)表高水平文章,有較強的獨立工作能力。有責任心與團隊合作精神。
信息來源于網絡,如有變更請以原發(fā)布者為準。
來源鏈接:
https://ehr.zju.edu.cn/vuejs/recruitment/position-detail.htm?id=N1781139310482818457
為防止簡歷投遞丟失請抄送一份至:boshijob@126.com(郵件標題格式:應聘職位名稱+姓名+學歷+專業(yè)+中國博士人才網)
中國-博士人才網發(fā)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業(yè)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