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大學是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福建省人民政府與國家教育部共建高校。創(chuàng)建于1958年,現(xiàn)已發(fā)展成為一所以工為主、理工結合,理、工、經、管、文、法、藝等多學科協(xié)調發(fā)展的重點大學。化學學科再次入選國家“雙一流”建設名單,ESI學科排名進入前1‰(0.344‰),還有工程學(1.079‰)、材料科學(1.219‰)、計算機科學(2.876‰)、農業(yè)科學、環(huán)境科學與生態(tài)學、臨床醫(yī)學、物理學、地球科學、社會科學總論、藥理學與毒理學和生物學與生物化學進入ESI學科排名前1%。學校綜合實力在“2023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名”位居內地高校48名。學校加快推進新一代信息技術學科群(電子科學與技術學科、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物理學等學科)、智能建造學科群(土木工程、機械工程、電氣工程、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等學科)、大數(shù)據(jù)與智慧管理學科群(管理科學與工程學科、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數(shù)學、工商管理等學科)等3個世界一流學科培育學科建設,正朝著“建成具有若干世界一流學科的國際知名高水平大學,早日成為世界一流的東南強校”的宏偉目標大步邁進。
一、 項目定位
優(yōu)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海外)旨在吸引和鼓勵在自然科學、工程技術等方面已取得較好成績的海外優(yōu)秀青年學者(含非華裔外籍人才)回國(來華)工作,自主選擇研究方向開展創(chuàng)新性研究,促進青年科學技術人才的快速成長,培養(yǎng)一批有望進入世界科技前沿的優(yōu)秀學術骨干,為科技強國建設貢獻力量。
二、 申請條件
(1)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法規(guī),具有良好的科學道德,自覺踐行新時代科學家精神;
(2)出生日期在1984年1月1日(含)以后;
(3)具有博士學位;
(4)研究方向主要為自然科學、工程技術等;
(5)在取得博士學位后至2024年4月15日前,一般應在海外高校、科研機構、企業(yè)研發(fā)機構獲得正式教學或者科研職位,且具有連續(xù)36個月以上工作經歷;在海外取得博士學位且業(yè)績特別突出的,可適當放寬工作年限要求;
(6)取得同行專家認可的科研或技術等成果,且具有成為該領域學術帶頭人或杰出人才的發(fā)展?jié)摿Γ?/p>
(7)申請人尚未全職回國(來華)工作,或者2023年1月1日以后回國(來華)工作。獲資助通知后須辭去海外工作并全職回國(來華)工作不少于3年。
三、 支持政策
(1)正式編制,聘任到正高崗位,并授予博士生導師資格;
(2)年薪不少于60萬元,績效上不封頂;
(3)安家補貼300萬元(含國家、福建省配套);
(4)科研啟動費:自然科學400-600萬元(含國家、福建省配套),人文社科50萬元(含國家、福建省配套),需大型貴重設備另議;
(5)解決配偶工作,為人才及其直系親屬提供十大醫(yī)療保障措施;
(6)提供100平方米左右的過渡住房(3年);
(7)提供幼兒園、中小學一體化、公辦優(yōu)質基礎教育資源(福州大學附屬實驗學校);
(8)入職后前三年,免教學工作量硬性要求,鼓勵打好教學基礎,潛心科學研究;
(9)按《福建省緊缺急需人才引進指導目錄》引進到我省工作的人才,同時享受福建省提供:①生活津貼:合計12萬元,按月連續(xù)發(fā)放5年;②住房補助:博士每人共14萬元;正高職稱人員每人18萬元,分五年發(fā)放;
(10)符合《福建省高層次人才認定和支持辦法(試行)》的人才經認定可同時享受相應高層次人才待遇和支持。詳見https://www.hxrc.com/zpgg/2023a/test/cw/Policymobile/main.html;
★基本達到國家海外優(yōu)青條件者,可聘任為福州大學特聘研究員,年薪不少于45萬元、安家補貼120萬元,配套科研經費不少于100萬元。
四、 申請程序
(1)申請人可登錄鏈接https://f.wps.cn/g/BdOUJxEJ/或掃描以下二維碼填寫相關信息。
二維碼(請點擊鏈接查看詳情)
(2)學校對申請人的基本條件進行綜合審核,符合條件且與我校達成申報意向者,教學科研單位將安排專員協(xié)助在線申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項目申報系統(tǒng)網(wǎng)址:https://grants.nsfc.gov.cn/
五、 學科專業(yè)
部門 |
學科、專業(yè) |
聯(lián)系方式 |
電氣工程與 自動化學院 |
電氣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 |
吳老師 13178383031 fzudqxy@163.com |
機械工程及 自動化學院 |
機械類、儀器儀表類、電子信息類、航空航天類、海洋工程類、工程力學類、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類、車輛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材料加工工程、光學工程 |
張老師 15810651930 zhangzx@fzu.edu.cn |
數(shù)學與統(tǒng)計 學院 |
基礎數(shù)學、應用數(shù)學、計算數(shù)學、運籌學與控制論、統(tǒng)計學、概率論與數(shù)理統(tǒng)計 |
顏老師 0591-22860363 369932821@qq.com |
化工學院 |
化學工程與技術、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核科學與技術、材料科學與工程、石油與天然氣工程、材料與化工、能源動力、化學、力學等一級學科相關專業(yè) |
蔣老師 0591-22865235 syhg@fzu.edu.cn |
土木工程學院 |
結構工程、橋梁工程、巖土工程、智能建造、水利工程、交通工程、市政工程、工程管理、海洋結構、土木工程材料 |
張老師 0591-22865355 tjxy-zzb@fzu.edu.cn |
環(huán)境與安全 工程學院 |
環(huán)境科學與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材料科學與工程、安全科學與工程、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地理學、生態(tài)學、林學、遙感科學與技術、測繪科學與技術等相關學科專業(yè) |
李老師 0591-22866070 lblx98@fzu.edu.cn |
生物科學與 工程學院 |
食品科學與工程、生物工程、生物醫(yī)學工程、基礎醫(yī)學、藥學等相關專業(yè) |
王老師 0591-22866280 qgzz@fzu.edu.cn |
計算機與大 數(shù)據(jù)學院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網(wǎng)絡空間安全、智能科學與技術 |
寧老師 0591-22865157 1565267582@qq.com |
物理與信息 工程學院 |
物理學、信息與通信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人工智能、機器視覺與信息系統(tǒng),電子科學與技術、光電信息工程、微電子、集成電路設計與系統(tǒng)集成、光學工程、控制工程等電子信息類 |
夏老師 0591-22865132 dean_pie@fzu.edu.cn |
化學學院 |
催化化學、分析化學、能源化學、藥物化學及化學、化工相關專業(yè)的研究方向 |
華老師 0591-22865762 281163326@qq.com |
建筑與城鄉(xiāng) 規(guī)劃學院 |
建筑學、城鄉(xiāng)規(guī)劃學、風景園林學 |
周老師 0591-22866390 5434515@qq.com |
紫金地質與 礦業(yè)學院 |
地質學,礦物學、巖石學、礦床學,礦產普查與勘探等專業(yè);遙感地質學及地學大數(shù)據(jù)方向;采礦工程、力學;礦物加工工程、冶金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材料科學、環(huán)境科學與工程;巖土工程專業(yè)、地質工程專業(yè)、土木工程(巖土方向)巖石力學、巖石地下工程、隧道工程 |
翁老師 0591-22865213 20336356@qq.com |
材料科學與 工程學院 |
材料類、能源與材料物理、高分子化學與物理、材料化學、材料物理與化學、電化學、納米科學與技術、金屬材料與熱處理技術、新能源科學與工程、能源工程及自動化、能源與資源工程、氫能技術應用、化學工程與工藝、能源化學工程、高分子合成技術、高分子材料智能制造技術、高分子材料工程技術等相關專業(yè)或方向 |
戴老師 0591-22866538 clxy@fzu.edu.cn |
先進制造學院 |
機械類、電子信息類、通信信息類、材料類 |
章老師 0595-82660816 95682517@qq.com |
數(shù)字中國研究院(福建) |
計算機/電子信息類,重點方向(數(shù)據(jù)科學或人工智能、區(qū)塊鏈),地理學/測繪類,重點方向(虛擬地理環(huán)境、地理信息、遙感) |
高老師 13950404923 380379252@qq.com |
醫(yī)工交叉 研究院 |
生物醫(yī)學工程、基礎醫(yī)學、藥學、生物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智能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 |
林老師 0591-22860073 iime@fzu.edu.cn |
經濟與管理 學院 |
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理論經濟學、應用經濟學、公共管理 |
王老師 0591-22863967 154468762@qq.com |
六、 聯(lián)系方式
電話:+86-591-22865279、13859085287
Email:gcb@fzu.edu.cn
聯(lián)系人:蘇老師、林老師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福州大學城烏龍江北大道2號福州大學行政北樓東223人事處人才工作科
信息來源于網(wǎng)絡,如有變更請以原發(fā)布者為準。
來源鏈接:
https://mp.weixin.qq.com/s/CZJ9y93O608wFNLi2bMDjQ
為防止簡歷投遞丟失請抄送一份至:boshijob@126.com(郵件標題格式:應聘職位名稱+姓名+學歷+專業(yè)+中國博士人才網(wǎng))
中國-博士人才網(wǎng)發(fā)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wǎng)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業(yè)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