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七月,驕陽似火。
大連海外人才招聘剛剛偃旗息鼓,上海的人才“爭奪”又拉戰(zhàn)幕。人才是最核心的競爭力,搶占市場制高點,必須擁有一流人才。
轉型中的山西,太多產業(yè)急需領軍人物。政府盼才心切,企業(yè)引才心急,引進海外高端人才是省委實施的重大人才戰(zhàn)略。為從大連、上海引才入晉,省委人才辦、省海外人才服務中心,牽橋引線,為企業(yè)搭臺。市縣政府、國企、民企組成龐大的招才團隊,帶著誠意和項目北上南下,招兵買馬。
效果如愿嗎?招才猶如相親,固然要靠實力和機緣,但合適的平臺,良好的組織,可以為雙方相識、相知、最終攜手,提供重要的契機。
A陣容強大 求才心切
山西求才之心世人可鑒。高層重視,準備充分,隊伍龐大,項目虛位以待。
6月底和7月上旬,大連、上海相繼舉辦海外學子回國創(chuàng)業(yè)活動,聞訊的山西,自上而下積極準備,志在招攬高端人才。省委人才辦帶隊,動員組織市縣有招才意向的企事業(yè)單位,一展身手。太原、晉中等8個市委組織部,太鋼、焦煤、陽煤、太重等14家省屬企業(yè)以及8個開發(fā)園區(qū)、眾多民營企業(yè),共143人前往覓才。如此級別與規(guī)模,在各省中頗為矚目。這與山西轉型任務重有關,更與內陸省份人才匱乏有關。
據歐美同學會統(tǒng)計,目前98%的歸國人員集中在北、上、廣等一線城市,只有2%的人去了中西部地區(qū)。為了能從“人才蛋糕”上多切一塊,赴大連參會的省份都鉚足了勁兒。
山西帶著最大的誠意北上。設展區(qū)、擺“擂臺”、推介項目,“家有梧桐樹,只待鳳凰來”。
但去后才發(fā)現,我們作為參與招才的“客方”,許多方面受制于主辦者,比如展臺設哪、怎樣宣傳推介、前期與海歸對接等,我們的許多想法很難實現,其中,人才信息不暢是最大的問題。會議期間,幾乎沒有資料,直到報到當天,經省委人才辦多方“求人”,才拿到部分海歸人員的名錄,上面連個聯系電話都沒有。就這點可憐的信息,還是找熟人吃的偏飯。
招聘模式是各參與招才的省份,在招聘場區(qū)設置自己的展臺,應聘海歸入場尋找合適的企業(yè),當面洽談推介。整個展區(qū)像個大賣場,由于用人方與求職者信息不對稱,招聘方只好等客上門,應聘方無奈滿場游逛,雙方都不清楚誰是自己心儀的那盤“菜”。
展區(qū)醒目的位置幾乎都被當地企業(yè)占據,山西展區(qū)偏居一隅,連記者也是轉來轉去才找到。略感欣慰的是,山西團組織嚴密、陣容強大、人氣很旺,前來咨詢對接的絡繹不絕。滿場找“亮點”的央視記者及時捕捉鏡頭,采訪報道了山西。
據悉,在大連海創(chuàng)周,前往山西招聘展位咨詢、應聘的海外留學人員200多人次,有41名海外留學人員表達了合作意向,其中博士14人。
除主辦省份外,我省引才成果還算可以。但對于渴盼人才的山西來說,這點“蛋糕”遠不能滿足饑餓的需求,尤其是高端人才,差距更大。
許多情況我們事先無法預知,更不能左右,為做好今后的招聘工作,帶隊的省委人才辦負責人及時征求團隊成員的意見。大家說,出來也有必要,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不品嘗怎能知道,但對這種招聘模式不能估計太高。今后山西應該自己舉辦海外高端人才招聘活動,真正為我們的企業(yè)引才搭建更務實的平臺。
B另辟蹊徑 無縫對接
上海招聘推介會,則是另外一種模式。記者觀察,這種引才效果明顯要好。
簡短開幕式之后,是“海歸”重點項目推介。與會“海歸”精心制作了PPT電腦演示文件,圖文并茂,把自己的項目、成果、在全球的發(fā)展趨勢,一一介紹給與會嘉賓。即使像記者這樣的科盲,聽后也能明白其科技含量。
晉中市對上海這場招聘會格外看重,藉此良機,他們舉辦了自己的專場。這份魄力,獨一無二。專場招聘會上,晉中把自己的發(fā)展環(huán)境、企業(yè)需求、待上項目和急需的人才,一一介紹得清楚明白。投之以桃李,報之以瓊瑤。帶著項目、回國尋求合作的海外英才,競相登臺展示自己的課題、項目以及對成果的展望。
帶隊的晉中市委常委、組織部長丁文祿說,我們帶著誠意、項目和對人才的渴求來到上海。為了獲得最大的招聘效益,早在會前,晉中就與北美洲中國學人國際交流中心對接。作為國際中介機構,他們掌握著大量海外人才和項目的信息,我們從其推薦的項目中遴選出200多個優(yōu)秀的,提供給本市重點企業(yè),讓企業(yè)和海外人才事先了解、對接。
山西青云通用航空公司是晉中招才團隊的一員,副總經理王都平難掩興奮之情。她說,我們拿到名單后,立即組織專家教授和高管進行篩選、評估,最終鎖定了美國伊利諾大學博士賈通藝。我們公司致力于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飛機研發(fā)和制造,賈通藝博士當過波音公司工程師,正是公司急需的人才。
晉中市重點企業(yè)最終在上海簽訂引進人才意向協(xié)議13個,預期項目投資48億元,項目涉及煤化工、現代裝備制造、電子信息、新能源、融投資等重點領域。晉中引才質高量多,可謂有備而來、滿意而歸。這得益于晉中事先做足了功課,也得益于上海這種招聘模式。
在記者看來,晉中這次洽談會的最大成果不是引來幾位人才,而是市委組織部與北美交流中心簽署了《戰(zhàn)略合作協(xié)議》,這為晉中引進緊缺高端人才、促進產業(yè)轉型升級打開了一扇世界之窗。
C幾多歡喜 幾多遺憾
歡喜的是民營企業(yè),他們說“被重視的感覺真好”。
過去,民企一直無緣參加“海創(chuàng)周”,“引進高端人才,政府要給引才資金,我們被擋在門外。”一位民企董事長坦言。
能和國企老總并肩相馬,山西豐田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宋栓虎感到很溫暖。他格外珍惜這樣的機會,捧著厚厚一本“企業(yè)項目需求匯編”如獲至寶,爭分奪秒向后方公司發(fā)出指令,讓他們按圖索驥,電話對接。
如今,這位昔日“煤老板”早已實現轉型,正進軍綠色有機食品行業(yè),并實現了“公司+基地+農戶”產銷一條龍。宋栓虎的夢想是生產出一流口感的粗糧方便食品。
他拿出一包瑞士餅干說:“誰都知道小雜糧是健康食品,但要解決口感問題,達到‘粗糧不粗,營養(yǎng)不丟’,那可是一門大學問!”宋栓虎曾請國內專家進行過指導,但總覺得不夠高端,這次他想引進的是從事食品加工的海外一流人才。
目前,他們正與一位留學加拿大的博士和另一位留學韓國的碩士洽談對接。
感覺遺憾甚至有些失望的是大型企業(yè)。
拿山西焦煤集團為例,他們參加的是大連的人才招聘活動,雖然簽訂了4個引進人才的意向書,但與期望值相比,落差很大。
公司黨委常務副書記高斌旗說,我們是沖著烯烴項目世界高端人才來的,董事長親自帶隊,就是準備“拍板”要人。很可惜,真正高端人才并不多,我們急需的人才更沒有。
烯烴是煤炭轉型升級項目。傳統(tǒng)產煤,山西有諸多優(yōu)勢,但煤炭轉型升級,山西缺人才,尤其是高端領軍人才。焦煤集團的聚乙烯、聚丙烯、烯烴分離項目虛位以待,缺主將,也缺團隊。
焦煤集團的情況,是眾多企業(yè)面臨的共性問題。一般人才大型企業(yè)不缺乏,引進全國乃至全球高端人才是他們的目標。
山西有巨大的發(fā)展空間,有許多待上的項目;創(chuàng)業(yè)固然要選擇地域,但更要選擇未來發(fā)展;招才要著眼今天,更要重視明天。有志回國創(chuàng)業(yè)、實現人生價值的海外學子們,山西有誠意、有項目、有待遇、更有舞臺,投資山西轉型發(fā)展這支 “潛力股”,未來升值,空間無限。記者 孟銀鳳 田建平)
中國-博士人才網發(fā)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業(yè)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