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交通大學Bio-X研究中心,澎湃新聞記者看到8臺一人多高的立式超低溫冰箱,里面密密麻麻的小盒子中儲存著成千上萬管樣本。研究中心還在籌劃添置更多冰箱,因為,數萬例中國漢族女性重度抑郁癥患者和對照組的血液樣本將被保存于此。
近日,澎湃新聞獲悉,一項上海交通大學牽頭,攜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以下簡稱UCLA)的重度抑郁癥項目已在近日啟動。該項目是中國漢族人群重性精神疾病的遺傳比對研究的子項目,意圖聯合國內幾十家醫(yī)院,了解重度抑郁癥的致病原因、遺傳基礎以及與環(huán)境因素之間的相互作用。項目總負責人為上海交通大學教授、中科院院士賀林。
項目執(zhí)行負責人、上海交通大學科研院副院長、Bio-X研究院副院長李衛(wèi)東在接受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采訪時介紹,該重度抑郁癥項目預計與國內60至70家醫(yī)院合作,計劃在5年內收集2萬余例漢族女性重度抑郁癥患者的血液樣本,并結合正常對照組,組成一個4至5萬規(guī)模的樣本庫。
這將更新此前記錄,成為迄今為止全球規(guī)模最大的一項有關抑郁癥遺傳學的研究。
已獲科技部批準
據世界衛(wèi)生組織估計,目前全球有3億多人罹患抑郁癥。2005年至2015年,抑郁癥患病人數增加了18%以上,預計到2020年,抑郁癥將成為第二大致殘因素。近年來,由抑郁癥導致的自殺現象也越來越多地引起各界關注。
此次由上海交大發(fā)起的重度抑郁癥項目將在科研和籌款層面與UCLA展開國際合作, UCLA精神病學與生物行為科學系喬納森·弗林特教授(Jonathan Flint)也將參與其中。弗林特系英國著名精神病學家及人類遺傳學家,曾任牛津大學神經系統(tǒng)科學教授,他此前的多項研究都被認為是該領域的經典。
據李衛(wèi)東提供的中國人類遺傳資源管理辦公室文件,上海交通大學這一中國漢族人群重性精神疾病的遺傳比對研究項目已于2016年12月通過審批,同意上海交通大學與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開展收集(國際合作)活動,具體樣本為:數據信息(重度抑郁癥、精神分裂癥、正常對照分析數據)共90000例,可出境。批準收集(國際合作)的執(zhí)行期限為2016年12月至2021年11月。
中國漢族人群重性精神疾病遺傳比對研究行政審批批件。 李衛(wèi)東 供圖
在此之前,該項目得到上海交通大學的倫理委員會、上海人類遺傳資源管理辦公室的批準。而得到科技部中國人類遺傳資源管理辦公室的批準,意味著項目走完了立項“合法化”流程。
近年來,中國對人類遺傳資源的出口管控愈來愈規(guī)范。“對外提供有關人類資源時,要根據法律辦理出口。”李衛(wèi)東說。屆時,獲批的項目要辦理出口、出境證明,提供《中國人類遺傳資源材料出口、出境申報表》、審批決定復印件和樣本的知情同意書復印件,方能對外提供人類遺傳資源。
李衛(wèi)東畢業(yè)于中國醫(yī)科大學,在日本信州大學醫(yī)學部獲得博士學位,先后在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擔任博士后、助理教授,主要從事神經精神疾病的模式生物學及分子認知學研究。
目前,上海交大正在與國內各醫(yī)院簽署項目合作協議,尚未正式開始收集樣本。
“CONVERGE”項目
抑郁癥一直被認為是一種十分復雜的疾病,其病因始終是醫(yī)學界的一大難題,生物、心理與社會環(huán)境諸多方面因素都被認為與抑郁癥的發(fā)病有關。
2015年7月,抑郁癥研究里程碑式的發(fā)現發(fā)表于《自然》雜志,弗林特與其他研究者通過大量實驗確定了兩個和重度抑郁癥高度相關的基因片段。這是科學界第一次證實抑郁癥與基因的關系。
這一發(fā)現來自一個關于中國漢族遺傳數據的國際項目。2005年,牛津大學、弗吉尼亞聯邦大學及中國58家醫(yī)院共同成立了一個關于中國人遺傳數據的國際聯盟——“CONVERGE”(CONVERGE: China Oxford and VCU 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Genetic Epidemiology)。
該項目獲得了5303名重度抑郁癥患者和5337名對照組成員的全基因組數據,是當時中國漢族人群規(guī)模最大的全基因組研究項目。
CONVERGE項目總負責人正是此次上海交大重度抑郁癥項目的骨干成員之一、UCLA教授弗林特。
據李衛(wèi)東透露,鑒于CONVERGE項目樣本結構設計的有效性,此次上海交大的重度抑郁癥項目也借鑒了其部分設計,如選擇30歲以上的、至少兩次發(fā)病且經醫(yī)生確診為重度抑郁癥的女性為實驗組,又因考慮到抑郁癥的潛在發(fā)病率,選擇40歲以上的健康女性為對照組。
但兩個項目也存在著明顯的差異。首先,樣本量不同,CONVERGE項目以唾液為樣本,上海交大的新項目預計以血液為樣本。再者,規(guī)模不同,CONVERGE項目的樣本量是1萬多,新項目的樣本量預計在4至5萬。
不涉及任何樣本出口,所有數據分析都在中國完成
2017年7月13日,CONVERGE項目的最新成果發(fā)表在生物預印本網站bioRxiv上,分析且揭示了漢人基因組數據和中國人群的遺傳結構組成。
這篇尚未正式發(fā)表論文不僅將CONVERGE項目再次帶入人們的視野,也因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均來自國外科研機構,在國內學術圈掀起關于“外國學者主導中國病人資源進行研究”的討論與爭議。
作為另一項涉及國際合作、收集海量中國抑郁癥患者遺傳數據的項目,上海交大正在開展中的新項目會怎么處理知識產權問題?
李衛(wèi)東介紹說,為了避免糾紛,根據上海交大與UCLA的合作協議,此次新開展的重度抑郁癥項目由上海交通大學牽頭,更為重要的是,項目所涉及的遺傳資源樣本的儲存、測序和數據分析工作都在中國進行。
“不涉及到任何樣本的出口,”李衛(wèi)東向澎湃新聞表示,今后可能有的重大科學發(fā)現將以上海交通大學為第一責任單位發(fā)表。
李衛(wèi)東還提到,在知識產權層面,新項目完全由上海交大牽頭,喬納森·弗林特作為交大的“千人教授”來中國工作,從科研上給予指導和幫助。“他也是項目團隊的成員之一,項目從制度設計上將知識產權問題明確化,從而避免了將來這方面的糾紛。”
中國-博士人才網發(fā)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業(yè)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