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復旦大學管理學院和哲學學院聯(lián)合主辦,沃爾沃汽車贊助的“藝沁人文、篤志商道——復旦大學EMBA首屆人文盛典”在管理學院隆重開幕。葛劍雄、王安憶、王雷泉、王小慧等知名文化學人齊聚復旦,共同探討國家轉型之路與個體價值。來自全國各地的企業(yè)家、高校學者、復旦校友五百多人到場參加本次盛典。
讀懂大時代:共筑中華復興夢
本次盛典上半場聚焦在宏觀時代背景,由復旦大學教授、全國政協(xié)常委葛劍雄,復旦大學歷史學博士、上海大學教授朱學勤,復旦大學教授、上海市哲學學會會長吳曉明三位嘉賓發(fā)表主題演講。
被媒體評為 “兩會炮手”葛劍雄在以《絲綢之路的歷史地理背景與“一帶一路”》為題的演講中指出,“一帶一路”離不開歷史上的絲綢之路概念,也離不開歷史上中國與外國的經濟聯(lián)系和交通路線。對歷史不了解或誤解,往往會錯把歷史教訓當經驗,甚至影響“一帶一路”建設。
朱學勤在《改革開放三十年再回首》的主題演講中,以獨特的視角回顧了過去三十年來中國的改革風云,并盤點了改革留給今天的啟示。吳曉明在《民族復興與新文明之創(chuàng)建》主題演講中指出,中國的現(xiàn)代化是在一個與西方不同的社會條件和文化傳統(tǒng)基礎上展開的,不僅需要向西方學習借鑒,還需要立足自身實踐開辟出一條獨特道路。
我思故我在:個體生命的價值
下半場聚焦個體生命發(fā)展,由著名作家、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王安憶,復旦大學教授、復旦大學人文智慧課堂教授、上海宗教學會副會長王雷泉,復旦大學教授、國際儒學聯(lián)合會理事楊澤波,及旅德跨界藝術家王小慧等四位嘉賓圍繞修身與信仰話題發(fā)表演講。
王安憶在《我的文學生活》的演講中認為,文學就是敘事的藝術,它的意義往大里說關乎人類精神,從小里說可能只是使人生變得有樂趣。文學給許多虛有的存在命名,有了這些命名,情感就變得豐富,精神的享受也深厚起來。王雷泉以《禪的智慧與人生境界》為題,闡述對禪宗與信仰的認知。
而楊澤波在《當代中國社會道德重建》主題演講中表示,今天存在“一個被嚴重遺忘的道理”,即人天生是一個道德的存在,而這正是許多社會怪狀的源頭。儒家學說認為,人不僅是道德人,而且這種道德來自天生。換言之,人天生就是一個道德的存在。
跨界藝術家王小慧在《藝術是我的生活方式》主題演講中說,跨界藝術應是一個“跨學科,甚至是跨文化的新成果”。她認為,跨界是正在進行時,是從一種狀態(tài)到另外一種狀態(tài)。正是這種全新的藝術形式,給藝術家們提供了超出想象力的、前所未有的廣闊舞臺。
為防止簡歷投遞丟失請抄送一份至:boshijob@126.com(郵件標題格式:應聘職位名稱+姓名+學歷+專業(yè)+中國博士人才網)
中國-博士人才網發(fā)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業(yè)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