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无码午夜福利视频|日韩国产高清一区二区|欧美老熟妇XB水多毛多|狠狠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精品露脸网站|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视频|激情性无码视频在线观看动漫|99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成人

您的位置:中國博士人才網(wǎng) > 新聞資訊 > 人才工作 > 北大教授披露屠呦呦早年軼事:曾“被報”大獎

關注微信

北大教授披露屠呦呦早年軼事:曾“被報”大獎

時間:2015-10-19來源:科學網(wǎng) 作者:李瑜 崔雪芹

   屠呦呦獲諾獎,在引發(fā)國人振奮的同時,圍繞其科研成果以及相關榮譽的討論也再次重返輿論中心。近日,北京大學科學與社會研究中心教授周程向《中國科學報》披露,2004年,屠呦呦及其青蒿素研究成果在參與泰國最高醫(yī)學獎的評比過程中,存在“被報獎”的嫌疑。屠呦呦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參加評獎,并未能赴現(xiàn)場領獎。

2004年1月,泰國國王普密蓬·阿杜德為研制出抗瘧疾藥物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的中國研究協(xié)作團隊頒發(fā)泰國最高醫(yī)學獎——瑪希頓親王獎,以表彰中國科學家的杰出貢獻。屠呦呦的名字便在這個團隊之中。

“這應該是屠呦呦先生獲得的第一個海外重大科學獎項。”作為一名科技史學者,周程長期關注諾獎以及中國有望沖擊諾獎的相關資料,屠呦呦及青蒿素恰恰是他重點研究的“領域”。

周程介紹,這份殊榮卻讓屠呦呦很氣憤,她為此致信國務院有關領導,希望能夠查處相關部門在泰國獎報獎中的弄虛作假行為。

“瑪希頓親王獎是通過有關部門斡旋申報的。但對經(jīng)由該部門報送的一些單位及人員名單,屠呦呦覺得不是非常合適。”周程指出。

據(jù)此前媒體報道,2003年,在參評泰國瑪希頓醫(yī)學獎時,屠呦呦曾以個人身份申報,但最終,該獎被授予整個青蒿素研究團隊——中國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研究協(xié)作組。

作為一項集體獎項,在提交申報材料中,申報方通常需要提供一張參與科研人員的合影。但周程在梳理當年獲得的資料中卻發(fā)現(xiàn),“不知是誰把屠呦呦的一張生活照通過PS的手法加到了7人的合影中”。周程認為,既然屠呦呦不在或是不同意,所謂合影應該是拍不了的。

周程還發(fā)現(xiàn),那張獲獎者合影中的屠呦呦,與另一張屠呦呦的生活照在神情、姿勢上都非常相似。

屠呦呦集體獎照片

屠呦呦個人生活照

記者在周程所掌握的材料中還發(fā)現(xiàn)一份據(jù)稱是屠呦呦寫給有關部門領導的申訴信。屠呦呦在信中表示,鑒于國家有關部門的意見,以及某些“權威人士”一向以“合作研究”抹殺她們首先發(fā)現(xiàn)青蒿素的事實,不愿意將國內(nèi)的矛盾暴露給國外,她所以未出現(xiàn)在2004年1月29日去泰國的受獎團中。

“但令人驚奇的是,我國有關部門提供給泰國獎網(wǎng)頁上的全體研究組七人合影的照片,竟然將我另一張相片剪輯拼湊其中,關于獎金獎章等至今尚不知如何處理。”這封“屠呦呦的信件”如是說。

除了報獎過程部分申報內(nèi)容涉嫌“偽造”,此次摘得瑪希頓醫(yī)學獎還引發(fā)了另一樁堪稱中國科技史上的公案——獎金分配問題。

“獲獎后,5萬美元的獎金如何分配再度成為讓眾人頭疼的問題。”周程稱,2004年3月,有關部門發(fā)文征求瑪希頓獎獎金分配方案時,有人提議屠呦呦可以多分一些,但分配差額不宜過大,但這個提法引起了中醫(yī)研究院中藥研究所的不滿。

2007年,獲獎團隊成員之一的中科院上海藥物研究所研究員李英曾告訴媒體,與以往只獎勵個人的慣例不同,這次的頒獎(瑪希頓醫(yī)學獎)對象就是中國青蒿素類抗瘧藥研究集體。

記者在周程提供的一份材料中看到,2004年4月7日,中國中醫(yī)研究院中藥研究所在提交給有關部門的信函中提出:“為激勵原始性創(chuàng)新的科學成就,體現(xiàn)尊重原始創(chuàng)新的政策,鼓勵青蒿素及雙氫青蒿素對人類健康作出的突出貢獻,我所認為,青蒿素研究專家屠呦呦小組應占獎金分配額度的主體。”

2004年4月7日,中國中醫(yī)研究院中藥研究所給相關報獎部門的信

2005年1月18日,中國中醫(yī)研究院中藥研究所再次致信有關部門:“為此我所重申2004年4月7日的復函內(nèi)容,也希望XXX能貫徹國家政策,并參照泰國瑪希頓醫(yī)學貢獻獎基金會的本意,對我國科學家給予合理的獎勵。”

“屠呦呦先生始終堅持,集體榮譽是可以的,但要分獎金的話,自己要占近一半份額,這是個基本原則。實際上,她在乎的并非獎金的多少,而是自己在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研究中的貢獻度。”周程稱,這一點也是相關參與研發(fā)的單位和人員都不能接受的。

2005年1月18日,中國中醫(yī)研究院中藥研究所曾再次致信相關報獎部門

在周程提供的影印材料中,記者看到多處修改和批注的痕跡。“不知道是誰寫上去的,我拿到材料時就是這個樣子的。”周程稱,這些材料都是他的學生因為做論文的需要,在中醫(yī)研究院查閱舊檔得來的。

周程介紹,中藥研究所的提議最終并沒有被有關部門采納。此后,雙方爭執(zhí)不下,獎金如何處置的問題暫被擱置。2007年,事情出現(xiàn)了“轉機”。

“獲獎團隊中的一名成員倡議,將獎金全部捐給重慶的某個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青蒿生產(chǎn)基地,建立一個希望小學。”周程稱,這位倡議者還在郵件中附上了一份回執(zhí)單;貓(zhí)單的主體內(nèi)容是,不論同意與否都希望能夠填寫回執(zhí),如果未置可否,兩個半月后將視為自動同意。

“這是知情同意的處理辦法,但實際上就是一次道德綁架。”周程表示,至于獎金最后到底是如何分配的,不得而知,至今沒有找到任何材料記錄此事。

此前,曾有媒體報道,中信技術公司項目經(jīng)理劉天偉曾在博客中提到,屠呦呦提出,必須先明確她個人應該享有50%以上獎金的份額,然后,由她以個人名義把錢捐出。523項目成員李英也確認了此事,但李英也表示“她提出的方案我沒有直接看到,而是間接聽到的”。

“這筆錢現(xiàn)在還沒有分,也沒有捐出去,還存在銀行里。”一位接近李英的人士在接受《中國科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該人士還透露,李英本人不愿再提起過去的這段歷史,畢竟屠呦呦獲得諾獎是一項國家榮譽,舊事重提對兩位老人都無意義。

記者就此段歷史聯(lián)系了相關研究者和當事人,但由于時間較為久遠,許多具體細節(jié)仍有待進一步核實與調查。

作為科技史學者,周程于2010年在美國科學社會研究學會(4S學會)年會上,曾以《青蒿素的發(fā)現(xiàn)》為題介紹過屠呦呦的科學貢獻及其引起的爭議。周程說,舊事重提,是希望能給中國科技界一些反思與啟發(fā)。

為防止簡歷投遞丟失請抄送一份至:boshijob@126.com(郵件標題格式:應聘職位名稱+姓名+學歷+專業(yè)+中國博士人才網(wǎng))

中國-博士人才網(wǎng)發(fā)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wǎng)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chǎn)業(yè)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nèi)容的真實性,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