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所擁有3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半導體超晶格國家重點實驗室、集成光電子學國家重點聯(lián)合實驗室、表面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2個國家級研究中心——國家光電子工藝中心、光電子器件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6個院(。┲攸c實驗室——中科院半導體材料科學重點實驗室、中科院固態(tài)光電信息技術重點實驗室、射頻集成電路與系統(tǒng)北京市重點實驗室、低維半導體材料與器件北京市重點實驗室、無機可延展柔性信息技術北京市重點實驗室、半導體神經網絡智能感知與計算技術北京市重點實驗室;3個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全固態(tài)激光先進制造北京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半導體微納集成北京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第三代半導體材料及應用北京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院研發(fā)中心——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照明研發(fā)中心;另有光電子研究發(fā)展中心、納米光電子實驗室、半導體集成技術工程研究中心、高速電路與神經網絡實驗室、光電系統(tǒng)實驗室等5個所級研究單元。
半導體研究所現(xiàn)有職工600余名,其中科技人員約500名,中國科學院院士5名,中國工程院院士2名。
半導體所秉承“以人為本、創(chuàng)新跨越、唯真求實、和諧發(fā)展”的辦所理念,奮斗不息,勇攀高峰,取得了快速發(fā)展,研究所已逐漸發(fā)展成為集半導體物理、材料、器件研究及其系統(tǒng)集成應用于一體的國家級半導體科學技術的綜合性研究機構。
根據(jù)半導體所發(fā)展需要,2019年度擬招聘科研崗位人員若干,歡迎身心健康、有志獻身半導體科學研究事業(yè)的人才加入到我們的隊伍中來。
一、招聘需求
崗位序號 | 部門 | 崗位職責 | 學歷/學位 | 專業(yè)領域 | 是否應屆生 |
1 | 材料科學室 | GaN基材料與器件外延生長技術研究 | 博士 | 材料物理與化學 | 是 |
2 | 材料科學室 | 光譜測量系統(tǒng)、可見光通訊以及半導體材料發(fā)光性質研究 | 博士 | 物理類、光學工程類 | 是 |
3 | 材料科學室 | 低維半導體材料與器件研究 | 博士 | 材料科學與工程類,物理類 | 不限 |
4 | 材料科學室 | 半導體金剛石材料和器件研究 | 博士 | 物理類、材料科學與工程類 | 是 |
5 | 材料科學室 | III-V族半導體材料生長和器件工藝研究 | 博士 | 物理類、材料科學與工程類 | 是 |
6 | 材料科學室 | 半導體材料物理、器件物理、測試表征研究 | 博士 | 物理類、電子科學與技術類 | 是 |
7 | 材料科學室 | 晶體生長等 | 大專以上 | 材料科學與工程類 | 不限 |
8 | 材料科學室 | 晶片加工等 | 大專以上 | 材料科學與工程類 | 不限 |
9 | 材料科學室 | GaN基電子材料與器件研制 | 本科以上 | 材料科學與工程類、電子科學與技術類 | 是 |
10 | 材料科學室 | 研究組MOCVD設備運行操作與維護 | 本科以上 | 電氣工程類、材料科學與工程類 | 是 |
11 | 材料科學室 | 超凈間以及相關工藝設備的運行操作與維護 | 本科以上 | 電氣工程類、機械工程類 | 是 |
12 | 材料科學室 | MOCVD和HVPE設備操作、維護等 | 大專或本科 | 機械工程類 | 是 |
13 | 固態(tài)光電室 | 新型光子晶體激光研究 | 碩士以上 | 光學工程類 | 是 |
14 | 固態(tài)光電室 | 復合光子晶體微結構與器件研究 | 博士 | 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 | 是 |
15 | 固態(tài)光電室 | 半導體外延材料與器件研究 | 博士 | 材料物理與化學 | 是 |
16 | 固態(tài)光電室 | 固態(tài)激光工程技術研究 | 碩士以上 | 光學工程類 | 否 |
17 | 固態(tài)光電室 | 微納器件技術研究 | 碩士、博士、博士后 | 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 | 否 |
18 | 固態(tài)光電室 | 半導體激光芯片研制技術及器件技術研究 | 碩士以上 | 材料物理與化學 | 否 |
19 | 光電子研發(fā)中心 | 從事集成光電子芯片、器件和系統(tǒng)研發(fā) | 博士研究生 | 電子科學與技術類 | 是 |
20 | 光電子研發(fā)中心 | 光電器件模塊和系統(tǒng)的驅動電路的研發(fā)、制備與調試 | 碩士以上 | 電路與系統(tǒng) | 不限 |
21 | 光電子研發(fā)中心 | 通信相關產品的方案設計、軟硬件開發(fā)、制備與調試 | 碩士以上 | 通信與信息系統(tǒng) | 不限 |
22 | 光電子研發(fā)中心 | 混合集成光電子功能器件的工藝開發(fā) | 博士 | 微電子與固體電子學 | 不限 |
23 | 光電子研發(fā)中心 | 半導體微納光電子器件設計、研制與表征研究 | 碩士以上 | 物理類;電子科學與技術類 | 不限 |
24 | 光電子研發(fā)中心 | 單光子源的設計、研制與表征研究 | 碩士以上 | 物理類;電子科學與技術類 | 不限 |
25 | 光電子研發(fā)中心 | 高速光通信系統(tǒng)研發(fā) | 碩士以上 | 電路與系統(tǒng) | 不限 |
26 | 光電子研發(fā)中心 | 硅基光子器件術研究 | 博士 | 光電子器件 | 不限 |
27 | 光電子研發(fā)中心 | 半導體激光器批產技術和過程軟件開發(fā) | 本科 | 工學類和理學類 | 不限 |
28 | 集成中心 | 工藝技術服務與設備操作維護 | 大專以上 | 電子科學與技術類 | 是 |
29 | 集成中心 | 工藝技術服務與設備操作維護 | 大專以上 | 電子科學與技術類 | 是 |
30 | 集成中心 | 生物傳感器研究 | 碩士以上 | 生物醫(yī)學工程類 | 是 |
31 | 高速電路室 | 人工智能算法、系統(tǒng)及其芯片實現(xiàn)技術 | 博士 | 電路與系統(tǒng) | 是 |
32 | 高速電路室 | 協(xié)助科研成果管理、事務管理、項目預研等 | 本科以上 | 電子科學與技術類、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類 | 是 |
33 | 高速電路室 | 神經網絡、深度學習等方向研究 | 本科以上 | 電子科學與技術 | 不限 |
34 | 高速電路室 | 模擬集成電路設計、芯片設計等 | 碩士以上 | 電子科學與技術 | 不限 |
35 | 高速電路室 | 數(shù);旌想娐吩O計,射頻集成電路設計 | 本科以上 | 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及其相關專業(yè) | 不限 |
36 | 納米室 | 微納結構增強的半導體激光器、光電探測器等研發(fā) | 博士 | 電子科學與技術類物理電子學 | 是 |
37 | 納米室 | MBE等外延材料的生長研究和半導體光電子器件工藝研究 | 博士 | 電子科學與技術類 | 不限 |
38 | 納米室 | 柔性及微納結構半導體激光器、光電探測器等研發(fā) | 博士 | 電子科學與技術類 | 是 |
39 | 納米室 | 半導體光電子器件設計和制備 | 碩士 | 電子科學與技術類 | 不限 |
40 | 納米室 | 微納結構增強的半導體激光器、光電探測器等研發(fā) | 碩士 | 電子科學與技術類 | 不限 |
41 | 納米室 | 半導體光電子器件工藝開發(fā) | 本科 | 電子科學與技術類 | 不限 |
42 | 納米室 | 半導體光電子工藝設備維護 | 本科 | 電子科學與技術類 | 不限 |
43 | 納米室 | 半導體光電子器件測試表征 | 本科 | 電子科學與技術類 | 不限 |
44 | 納米室 | 半導體光電子材料測試與表征 | 本科 | 電子科學與技術類 | 不限 |
45 | 照明中心 | 氮化物半導體紫外LED和LD研究 | 博士 | 凝聚態(tài)物理,電子科學與技術 | 不限 |
46 | 照明中心 | 氮化物紫外材料外延生長設備維護與操作 | 本科 | 凝聚態(tài)物理,電子科學與技術 | 不限 |
47 | 照明中心 | 紫外設備日常操作與基本維護 | 本科/大專 | 電子、材料類 | 不限 |
48 | 照明中心 | 高溫設備日常操作與基本維護 | 本科/大專 | 電子、材料類 | 不限 |
49 | 照明中心 | 藍光設備日常操作與基本維護 | 本科/大專 | 電子、材料類 | 不限 |
50 | 照明中心 | XRD的日常操作與基本維護 | 本科/大專 | 電子、材料類 | 不限 |
51 | 照明中心 | SEM的日常操作與基本維護 | 本科/大專 | 電子、材料類 | 不限 |
二、招聘方式及程序
1.應聘者須填寫《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崗位應聘申請表》,并以電子郵件方式發(fā)送至:zhaopin@semi.ac.cn。郵件標題及應聘申請表名稱請注明“崗位序號-生源地-學歷-畢業(yè)院校-專業(yè)-姓名”(“生源地”的填寫僅限應屆生),舉例:12-北京-碩士-清華大學-凝聚態(tài)物理-張三。
2.本招聘啟事有效期至2018年12月31日。通過資格初審的應聘者參加面試,面試時間和地點將另行通知。初選不合格者不再通知。
三、聯(lián)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qū)清華東路甲35號,中科院半導體研究所人事處王老師
郵編:100083
為防止簡歷投遞丟失請抄送一份至:boshijob@126.com(郵件標題格式:應聘職位名稱+姓名+學歷+專業(yè)+中國博士人才網)
中國-博士人才網發(fā)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業(yè)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