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計算之載體納杰出之人才
國家超級計算濟南中心“百千萬”人才工程
誠聘海內外英才
一、超算中心簡介
國家超級計算濟南中心(以下簡稱“超算中心”)由國家科技部批準成立,創(chuàng)建于2011年,是從事智能計算和信息處理技術研究及計算服務的綜合性研究中心,也是我國首臺完全采用自主處理器研制千萬億次超級計算機的誕生地,總部位于濟南市超算科技園。
超算中心定位:致力于智能計算和信息處理技術學科的應用基礎與高技術發(fā)展研究,圍繞未來5-10年我國在信息、海洋、安全、新能源新材料、生命健康等領域的戰(zhàn)略需求,著力破解與計算技術、未來網絡技術、智能技術相關的前瞻性重大科技難題與系統集成瓶頸,著力提升自主創(chuàng)新與核心競爭能力,取得創(chuàng)新性重大成果,引領學科發(fā)展方向,保持特色鮮明和不可替代的地位,把超算中心打造成智能計算和信息處理技術領域國際一流的專業(yè)研究與服務機構。
超算中心使命:供給計算能力的超級大腦;聚集創(chuàng)新資源的重要載體;打造超算生態(tài)的高端基地;培養(yǎng)計算學科的中堅力量;培育產業(yè)鏈群的專業(yè)園區(qū);拓展國際合作的開放平臺。
超算中心愿景:讓計算成為水電一樣的公共品,成為國家大科學裝置與科研團隊的聚集高地。
超算中心建有國內首臺完全用自主CPU構建的千萬億次超級計算機(2011年),2018年建成E級計算原型機,2019-2022年在建百億億次超算平臺、人工智能平臺、工業(yè)互聯網平臺、大數據平臺等重大基礎設施;建有全球首個超算科技園,總投資105億元,總建筑面積達69萬平方米,其中已完成一期工程22萬平方米;正建設人才住宅、公寓等1600余套,滿足各類人才住房需求。
截止2019年底,超算中心共有在職職工180余人。其中,科研人員142人,科研支撐人員25人。正高級專業(yè)技術人員26人,副高級專業(yè)技術人員58人,11人擁有國家級或省級人才稱號。超算中心貫徹省委省政府“一個定位、四個示范”要求,實施院所(中心)一體化運行機制,擁有計算機碩士學位學科點,建有山東省第一所網絡空間安全學院,設有國際博士/碩士研究生聯合培養(yǎng)項目。截至2019年,共有在培研究生180余人,本科生2300余人,在站博士后6人。
超算中心主導建設智能信息技術山東省實驗室、山東省計算機網絡重點實驗室、超級計算與人工智能產業(yè)技術研究院、山東省人工智能研究院、未來網絡研究院等;積極參與山東高等技術研究院、濟南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chuàng)新發(fā)展試驗區(qū)、濟南國家綜合性科學中心、山東“超級計算”大科學工程、“算谷”建設;持續(xù)推動青島、煙臺等分部建設。
2019年,超算中心在研項目102項,新增縱橫向經費2.36億元。其中國家級項目20余項,省級項目67項。新發(fā)表論文114篇,中科院二區(qū)/CCFB類以上論文30篇;新申請專利78項,獲得軟件著作權45項,發(fā)布標準16項,橫向項目200余項;新獲省部級以上獎勵3項,其中山東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
二、"百千萬"人才工程
超算中心按照一流機構、一流學科、一流人才、一流成果、一流產業(yè)、一流管理(“六個一”工程)建設規(guī)劃的要求,圍繞智能計算和信息處理技術及交叉學科綜合布局,集中力量實施“百千萬”人才工程,吸引留住用好高層次杰出人才、領軍人才、精英人才以及優(yōu)秀博士,統籌兼顧其他各級各類人才引進,逐步形成優(yōu)勢突出、結構合理的高層次人才隊伍。
(一)“百領”計劃
五年內,超算中心及超算科技園引進100名以上杰出、領軍及精英人才。
杰出人才是指對高性能計算、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數學、計算機網絡及網絡空間安全等學科發(fā)展具有國際視野和戰(zhàn)略性構想,學術水平具有國際影響力,能夠引導開拓新的國際前沿領域研究方向的高層次人才。
領軍人才是指在上述相關學術前沿領域取得國際同行公認的高水平原創(chuàng)性研究成果,或在本學科領域做出具有開創(chuàng)性意義的重要工作,或在國家戰(zhàn)略需求領域取得重要成果,具有帶領本學科領域趕超國際先進水平能力的高層次人才。
精英人才是指在上述相關國家重大需求和學術前沿領域,有前瞻性、創(chuàng)新性構想,具有帶領本學科領域開展國際高水平研究的能力,取得具有重要學術影響的標志性研究成果的高層次人才。
(二)“千優(yōu)”計劃
五年內,超算中心及超算科技園引進1000名以上優(yōu)秀博士。優(yōu)秀博士是指在國際重要期刊發(fā)表具有較高水平的學術論文或取得較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具備良好的科研創(chuàng)新能力和科研潛質的人才。
(三)“萬培”計劃
五年內,超算中心及超算科技園聯合齊魯工業(yè)大學,與海內外著名高校合作,培養(yǎng)10000名以上高性能計算、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數學、計算機網絡及網絡空間安全等學科領域的博士后、博士、碩士及本科人才。
超算中心、超算科技園或齊魯工業(yè)大學與入選高校簽訂合作協議后,根據培養(yǎng)學生的數量每年提供200-1000萬元的聯合培養(yǎng)及科研經費,在培學生將參與科研相關工作。
三、2021年人才專業(yè)需求
數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控制科學與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軟件工程、網絡空間安全、機械工程、信息安全等專業(yè)。
高性能計算、并行計算、計算數學、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計算機網絡、網絡邊緣計算與智能、新型網絡流量工程、密碼應用、數據安全與隱私保護、網絡安全態(tài)勢分析、區(qū)塊鏈基礎理論與共性關鍵技術、多媒體信息安全與智能算法安全對抗、超算互聯網、基礎數學庫、資源調度與管理、數據治理與數字經濟等研究方向。
四、人選條件及待遇
人才工程 |
層次 |
人選條件 |
待遇 |
“百領” |
杰出人才 |
諾貝爾獎獲得者、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海外著名學術機構院士以及其他獲得國際權威學術機構認可的杰出人才。 |
杰出人才引進條件一事一議,提供充足的科研支持條件和優(yōu)厚的個人待遇。 |
領軍人才 |
“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國家“萬人計劃”入選者、泰山學者攀登計劃入選者,或與上述層次相當的其他人才。 |
聘期內年薪不少于150萬元,購房補貼或安家費不少于500萬元,提供科研啟動經費不少于1000萬元,提供充足的儀器設備和實驗室等條件保障,解決配偶的隨遷、安置和工作安排問題。 |
|
國家“萬人計劃”青年拔尖人才、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青年學者、“國家優(yōu)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或與上述層次相當的其他人才。 |
聘期內年薪不少于100萬元,購房補貼或安家費不少于380萬元,提供科研啟動經費不少于1000萬元,提供充足的儀器設備和實驗室等條件保障,解決配偶的隨遷、安置和工作安排問題。 |
||
精英人才 |
教育部新世紀優(yōu)秀人才支持計劃人選、中科院百人計劃、省部專家計劃等省部級人才工程入選者、省優(yōu)秀創(chuàng)新團隊帶頭人、近五年省部級一等獎及以上科研成果獎勵首位獲得者、海內外大型企業(yè)技術總監(jiān)或高管、本學科領域有突出成果的海外優(yōu)秀專家;或與上述人員水平相當的其他人才。 |
聘期內年薪不少于80萬元,購房補貼或安家費不少于240萬元;提供科研啟動、儀器設備購置和實驗室建設等綜合經費不少于1000萬元;解決配偶的隨遷、安置和工作安排問題。 |
|
“千優(yōu)” |
優(yōu)秀博士 |
世界前100名高校(參照最新泰晤士報世界大學排名和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名)博士畢業(yè)生,且近五年內取得具有同行普遍認可的具有較高創(chuàng)新水平和科學價值的代表作或標志性成果;或與上述人員水平相當者。 |
準聘期內年收入可達80萬元,提供購房補貼不少于100萬元、科研啟動經費100萬元。 |
世界前200名高校(參照最新泰晤士報世界大學排名和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名)博士畢業(yè)生或在世界前100名高校(參照最新泰晤士報世界大學排名和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名)從事博士后研究1年以上的青年學者,且近五年內取得具有同行普遍認可的具有較高創(chuàng)新水平和科學價值的代表作或標志性成果;或與上述人員水平相當者。 |
準聘期內年收入可達60萬元,提供購房補貼不少于60萬元、科研啟動經費70萬元。 |
||
在國際重要期刊發(fā)表具有較高水平的學術論文或取得較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具備良好的科研創(chuàng)新能力和科研潛質的人才。 |
準聘期內年收入可達50萬元,提供購房補貼15萬元、科研啟動經費30萬元。 |
||
“萬培” |
博士后 |
符合入站要求,導師同意接收 |
年收入20-40萬元,全職博士后完成考核指標年收入一般為40萬元,考核指標與導師協商確定。提供租住住房。 |
備注 |
“百領”、“千優(yōu)”所列均為全職待遇,兼職一般結合實際在崗時間、聘期工作任務和目標等協商確定。 聘期、準聘期、考核等按照《齊魯工業(yè)大學(山東省科學院)高層次人才引進和支持辦法(試行)》的規(guī)定執(zhí)行。 精英人才一般在50歲以下,優(yōu)秀博士應在35歲以下,學科急需或成績突出者,可適當放寬年齡限制。 |
五、聯系方式
超算中心網址:http://www.nsccjn.cn/
計算中心網址:http://www.scsc.cn/
聯系郵箱:sdsjszx_job@163.com,郵件標題注明:應聘崗位+本人姓名+所學專業(yè)
聯系電話:+86-531-82605537、82928550
如進入面試,視疫情防控需要,可以通過網絡進行
為防止簡歷投遞丟失請抄送一份至:boshijob@126.com(郵件標題格式:應聘職位名稱+姓名+學歷+專業(yè)+中國博士人才網)
中國-博士人才網發(fā)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業(yè)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