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應聘人員基本條件
(一)獲得博士學位一般不超過3年,入站時年齡不超過35周歲;擁護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熱愛祖國,遵紀守法,具有“獻身、創(chuàng)新、求實、協(xié)作”的科學精神,具有良好的師德師風,恪守學術道德;
(二)海內外知名高校畢業(yè)(含擬于2020年畢業(yè)),應屆博士畢業(yè)生或與其他單位無人事勞動關系人員;
(三)已取得優(yōu)秀科研學術成果,近3年所取得的學術成果達到所申報單位“優(yōu)秀學科博士后”學術選拔標準(選拔標準如附件1所示);
(四)應聘人員需積極申報國家“博士后創(chuàng)新人才支持計劃”、“博士后國際交流計劃”引進項目等。
二、相關待遇
(一)薪酬待遇
“優(yōu)秀學科博士后計劃”薪酬待遇為稅前30萬元/年以上,薪酬包括工資、五險一金個人及學校繳納部分。
(二)住房待遇
“優(yōu)秀學科博士后”可租住學校博士后公寓,租期2年。入選國家“博士后國際交流計劃”引進項目或“博士后創(chuàng)新人才支持計劃”的,可優(yōu)先租住學校在北京市海淀區(qū)的博士后公寓。因學校博士后公寓房源緊張未能租住的博士后,可享受住房補助,補助標準為每年2.4萬元,補助期2年。博士后延期期間學校不再提供博士后公寓和住房補助。
(三)相關獎勵
1.入選國家“博士后國際交流計劃”引進項目或“博士后創(chuàng)新人才支持計劃”的“優(yōu)秀學科博士后”,在原有薪酬待遇基礎上給予獎勵津貼10萬元/年,資助期2年,并可優(yōu)先留校。
2.“優(yōu)秀學科博士后”在站期間可申請學校優(yōu)秀青年學者、青年拔尖人才。入選學校優(yōu)秀青年學者、青年拔尖人才的,獲得留校資格引進后兌現相關待遇。
3.出站考核合格的“優(yōu)秀學科博士后”,若其超過優(yōu)秀出站標準的其他成果符合學?萍汲晒剟詈徒逃虒W成果獎勵標準的,可享受相應獎勵。
(四)工作條件
1.給予“優(yōu)秀學科博士后”科研啟動經費資助,資助額度為每年5萬元,資助期限為2年。
2.中期考核優(yōu)秀、成果突出的“優(yōu)秀學科博士后”,在站期間可按學校有關規(guī)定參加高級專業(yè)技術職務任職資格的評審,評審類型以科研崗為主。
三、應聘方式
應聘者需于9月10日前登陸中國石油大學(北京)人才招聘網進行注冊,如實填寫個人信息,選擇應聘崗位,并上傳個人簡歷(須包括“優(yōu)秀學科博士后”學術選拔標準所要求成果)(網址:http://hrzp.cup.edu.cn/zp.html#/)。同時按照所申報單位通知進行面試、考察等相關應聘環(huán)節(jié)。
聯(lián)系人及聯(lián)系方式:
人事處:李老師、馬老師,89733109
地學院:王老師,89734935
石工學院:李老師,89734150
化工學院:郝老師,89739075
機械學院:邊老師,89731680
非常規(guī)研究院:孫老師,89734611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人事處
2020年6月17日
附件1.招聘需求
序號 | 單位 | 招收導師/團隊 | 招收博士后研究方向 | 招收博士后人數 | 除學校基本要求外的專業(yè)要求及其他要求 |
1 | 地學院 | 蔡建超 | 儲層介質表征與流體流動模擬 | 1-2 | |
2 | 地學院 | 陳冬霞 | 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 | 1 | |
3 | 地學院 | 鮮本忠 |
沉積學 /儲層地質學 |
2 | 具有下列研究背景之一:1.地震資料解釋或儲層預測;2.沉積地球化學研究;3.儲層地質學;4.沉積過程物理或數值模擬 |
4 | 地學院 | 龔承林 | 深水沉積學 | 1 | 發(fā)表過層序沉積方向高水平國際SCI,專長數值或物理模擬者優(yōu)先 |
5 | 地學院 | 李美俊/張枝煥/黃志龍 | 油氣成藏機理、油藏地球化學 | 1-2 | 生烴模擬實驗、分子標志物基礎研究、擅長實驗研究、分子模擬計算等 |
6 | 地學院 | 姜福杰 | 頁巖油氣富集機理 | 1 | 在有機質富集方面有一定研究基礎 |
7 | 地學院 | 朱筱敏 | 深層裂縫儲層形成分布 | 1 | 發(fā)表過裂縫儲層方面的高水平論文 |
8 | 地學院 | 曾聯(lián)波 | 深層-超深層優(yōu)質儲層形成機制 | 1 | 博士論文的研究方向相近,發(fā)表過相關的高水平論文 |
9 | 地學院 | 岳大力 | 1.智能化儲層與構型表征;2.致密-頁巖油氣儲層非均質形成機理 | 1-2 | 發(fā)表過智能化儲層預測或致密-頁巖儲層相關的國內外高級別論文 |
10 | 地學院 | 鐘大康 | 碳酸鹽巖與碎屑巖沉積與儲層 | 1 | 能夠開展碳酸鹽巖與碎屑巖沉積環(huán)境及儲層地質與地球物理預測 |
11 | 石工學院 | 劉月田 | 裂縫應力敏感 | 1 |
1.具有從事裂縫應力敏感研究的科研背景; 2.本碩博均為石油與天然氣工程相關專業(yè); 3.有較強的數學和編程能力 |
12 | 石工學院 | 馮永存 | 石油工程巖石力學 | 1 |
1.具有扎實的巖石力學或力學知識背景; 2.博士期間發(fā)表高水平論文2篇及以上; 3.具有較強的英語寫作能力和編程能力。 |
13 | 石工學院 | 趙仁保/提高采收率團隊 | 復雜油氣藏采收率 | 1 |
1.具備致密儲層滲流與驅油相關實驗方法和儀器設備的研發(fā)能力(在二區(qū)及以上期刊發(fā)表相關論文和/或已授權發(fā)明專利)。 2.具備從事微尺度流動與界面科學研究能力與前期成果。能夠熟練使用冷凍雙束掃描電鏡,冷凍透射電鏡,冷凍顯微鏡,納米壓痕等實驗儀器。 3.具備油氣藏開采物理模擬實驗能力(包括宏觀驅油和調剖、微觀機理、人造儲層模型研發(fā))及其相關經歷和經驗的積累。 4.作為骨干參與過相關領域內國家級重大科研項目。 |
14 | 石工學院 | 張士誠/儲層改造 |
1.非常規(guī)儲層改造 2.智能壓裂 |
1-2 |
1.具有力學或數學研究背景優(yōu)先 2.具有人工智能基礎和計算機編程能力 |
15 | 石工學院 | 金衍 | 油氣井智能探測與巖石力學 | 1 | 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相關專業(yè),有探測儀器研發(fā)經歷 |
16 | 石工學院 | 油氣田開發(fā)團隊 | 油氣田開發(fā) | 1 | |
17 | 石工學院 | 油氣井工程團隊 | 油氣井工程 | 1 | |
18 | 石工學院 | 工程力學團隊 | 工程力學 | 1 | |
19 | 化工學院 | 油氣轉化過程強化團隊 | 化工系統(tǒng)工程 | 1 | 具有深厚的數學建模功底,掌握多種優(yōu)化算法,熟練掌握計算機編程語言。 |
20 | 化工學院 | 清潔油品與綠色過程 | 化學工程與技術 | 1 |
1.具有離子液體、計算化學或有機化學研究背景; 2.中科院JCR一區(qū)刊物發(fā)表學術論文2篇,或者二區(qū)TOP論文3篇,或者二區(qū)論文4篇; 3.具有1年及以上海外一流高;蜓芯繂挝粚W習經歷的優(yōu)先。 |
21 | 化工學院 | 石油石化污染控制與處理研究組 | 石油石化行業(yè)污染控制與處理 | 1 | |
22 | 化工學院 | 輕烴高效轉化與光催化研究團隊 | 輕質烴高效轉化 | 1 | 滿足學院優(yōu)秀學科博士后學術要求,具有國際視野和有良好催化基礎與背景 |
23 | 機械學院 | 宮敬 | 天然氣水合物 | 1 | 油氣儲運工程專業(yè)博士(按儲運學科要求) |
24 | 機械學院 | 梁永圖 | 成品油物流及管輸優(yōu)化 | 1 | 油氣儲運工程的博士畢業(yè)生優(yōu)先,具有從事成品油物流及管輸優(yōu)化研究相關經歷,承擔過相關科研項目。 |
25 | 機械學院 | 王瑋/董紹華聯(lián)合團隊 | 油氣儲運大數據與人工智能 | 1 | 發(fā)表sci論文2篇,其中二區(qū)及以上論文1篇。 |
26 | 非常規(guī)研究院 | 姜振學 | 地球物理 | 2 | |
27 | 非常規(guī)研究院 | 姜振學 | 沉積儲層 | 1 | |
28 | 非常規(guī)研究院 | 周福建-姚二冬 | 納米或者智能壓裂材料方向 | 1 |
1.博士專業(yè):化學工程專業(yè)(ChemicalEngineering&Technology) 2.在油氣工業(yè)和納米材料方面有相關研究成果 |
29 | 非常規(guī)研究院 | 周福建-梁天博 | 金屬全溶橋塞 | 1 |
1.博士專業(yè):機械加工(MechanicalProcessing) 2.在井下工具面有相關研究成果 |
30 | 非常規(guī)研究院 | 周福建 | 人工智能壓裂 | 1 | 博士專業(yè):人工智能(ArtificialIntelligence) |
31 | 非常規(guī)研究院 | 閆偉-鮮成鋼 | 非常規(guī)油氣井筒完整性理論與技術 | 1 |
1.本、碩、博至少一個學習階段為力學相關專業(yè) 2.外語為英語 |
32 | 非常規(guī)研究院 | 鮮成鋼-萬云洋/地微中心 | 地層微生物資源與應用 | 1 | 具有微生物/環(huán)境/石油工程背景、具有較強的實驗能力和分析能力 |
33 | 非常規(guī)研究院 | 侯吉瑞 | 油氣田開發(fā)工程或油田化學 | 2 | 有非常規(guī)油氣開發(fā)研究和人工智能研究基礎 |
34 | 非常規(guī)研究院 | 宋兆杰 | 非常規(guī)油氣提高采收率 | 1 | 具有非常規(guī)油氣產能評價與流動模擬研究基礎 |
35 | 非常規(guī)研究院 | 楊子浩/膠體與界面化學課題組 | 油田化學 | 1 |
1.具有油田化學領域的科研背景; 2.中科院JCR一區(qū)或二區(qū)論文3篇以上; 3.具有1年及以上海外一流高校學習經歷。 |
36 | 非常規(guī)研究院 | 鐘立國 | 油氣田開發(fā)工程 | 1 | |
37 | 非常規(guī)研究院 | 郭繼香 | 油田化學與工程 | 1 | 具有油田化學領域的科研背景 |
38 | 非常規(guī)研究院 | 彭勃 | 化學工程與技術 | 1 |
1.具有油田化學領域的科研背景; 2.中科院JCR一區(qū)或二區(qū)論文3篇以上; 3.具有1年及以上海外一流高校學習經歷優(yōu)先。 |
http://www.cup.edu.cn/rsc/newnotice/nn-teacher/86aa46bad71b4ec5a256175498c187d5.htm的
為防止簡歷投遞丟失請抄送一份至:boshijob@126.com(郵件標題格式:應聘職位名稱+姓名+學歷+專業(yè)+中國博士人才網)
中國-博士人才網發(fā)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業(yè)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