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瑪桑珠口中的“合作社”,是大學畢業(yè)生嘎瑪尊追桑布的創(chuàng)業(yè)項目,在羊八井名氣不小——共有103位農牧民加入,主打藏北風格的游牧文化產品。
嗅到游牧文化產品商機,大學生放棄“鐵飯碗”
合作社的領頭人,26歲嘎瑪尊追桑布,有一頭新潮的發(fā)型,也有著一段讓當?shù)厝烁械叫缕娴慕洑v。2011年從西北民族大學畢業(yè)后,作為羊八井拉多四村唯一的大學本科生,本來已經考上昌都地區(qū)公務員的他,卻主動放棄了“鐵飯碗”。
他說,讀大學時,自己就有一個創(chuàng)業(yè)夢,回到家鄉(xiāng),他想讓這個夢想“發(fā)芽”。
大學時的一些嘗試,讓嘎瑪尊追桑布看到實現(xiàn)夢想的希望之光。他曾從拉薩八廓街的商店購進一些特色手工藝品到蘭州街頭賣,頗受市場歡迎——這位羊八井普通牧民的兒子,嗅到了傳統(tǒng)游牧文化產品的商機。
“羊八井是藏北地區(qū)的傳統(tǒng)牧區(qū),有很多特色游牧文化產品,我的想法也很簡單,就是把游牧文化與旅游結合起來。”嘎瑪尊追桑布說。
創(chuàng)業(yè)之初總是艱難的。讓鮮有市場概念的農牧民了解自己的創(chuàng)業(yè)想法,本就是一個不易的過程。“剛開始,大家還不了解我,讓他們加入合作社很難。”嘎瑪尊追桑布說,只能慢慢展示自己做事的能力,讓大家看到實實在在的好處后,才有人慢慢加入。
靠著自己半年公務員的積蓄和當?shù)剞r牧民的參股,嘎瑪尊追桑布創(chuàng)辦的當雄縣羊八井畜產品加工銷售專業(yè)合作社,就這樣起步。
一年純利潤17萬元,讓農牧民嘗到甜頭
酥油、奶茶、奶片、毛毯……走進合作社,就像走進一個小型游牧文化傳統(tǒng)產品展示館。嘎瑪尊追桑布把社員們家中剩余的畜產品拿到合作社集中銷售,還雇了12位當?shù)氐氖止に嚾酥剖厶厣幕a品。
白瑪桑珠23歲就開始做羊皮襖,但每年的活兒零零散散,收入很難穩(wěn)定。2012年到合作社“上班”之后,每月不僅可領1700元的工資,還能從自己產品的利潤中拿到一半的分紅。他告訴記者,去年一年,他的收入大約有4萬元。
2012年,合作社在淘寶和微信上的網店上線。“一位計算機專業(yè)的同學在幫我打理,一旦有了新產品,我都會拍照傳給他。”嘎瑪尊追桑布告訴記者,雖然目前線上銷售量不大,但電子商務將是今后合作社發(fā)力的方向之一。
去年一年,合作社的純利潤達17萬元。實實在在的“真金白銀”,讓當?shù)剞r牧民嘗到了闖市場的甜頭。“現(xiàn)在,當?shù)剞r牧民開公司的從無到有,大概有六七個,這應該算是我?guī)淼淖兓桑?rdquo;嘎瑪尊追桑布笑著說。
今年,合作社的發(fā)展又有大動作。嘎瑪尊追桑布和社員們拿出50萬元,要在拉薩至納木錯旅游專線旁建一個特色產業(yè)、游牧文化和民俗歌舞相結合的生活體驗館。“要讓我們原生態(tài)的產品和文化,在更多游客面前展示。”嘎瑪尊追桑布說。
為防止簡歷投遞丟失請抄送一份至:boshijob@126.com(郵件標題格式:應聘職位名稱+姓名+學歷+專業(yè)+中國博士人才網)
中國-博士人才網發(fā)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業(yè)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