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15日,軟科今日正式發(fā)布"2020軟科中國大學排名"。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浙江大學占據(jù)主榜(即綜合性大學排名)前三位。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位列醫(yī)藥類大學排名第一,上海財經(jīng)大學位居財經(jīng)類大學排名榜首,北京外國語大學名列語言類大學排名第一,中國政法大學位列政法類大學排名榜首,中央民族大學占據(jù)民族類大學排名首位,上海體育學院領(lǐng)跑體育類大學排名,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在中國合作辦學大學排名中奪冠。
"2020軟科中國大學排名"的對象是中國1200多所本科層次的高校,為恰當反映高校在學校性質(zhì)和學校類型上的差異、確保排名的公平性,軟科首次將1200多所高校劃分為綜合性大學、7類單科性大學、3類非公辦大學,采用差異化的指標體系分別排名。
"軟科中國大學排名"的評價體系源自軟科自主研發(fā)的大學可視化評價分析專利技術(shù),依托"大學360度數(shù)據(jù)監(jiān)測平臺"的數(shù)據(jù)支持,設(shè)置了十大評價模塊,細分30個評價維度,內(nèi)嵌上百項評價指標,涉及數(shù)百個評價變量,是對中國大學辦學水平的立體化監(jiān)測評價。軟科創(chuàng)始人程瑩介紹:"軟科中國大學排名的導(dǎo)向是反映當前中國高校的核心使命,回應(yīng)外部群體對大學的價值期待,高度重視人才培養(yǎng)、突出強調(diào)服務(wù)國家是軟科排名指標體系的兩個最重要特點。"
傳統(tǒng)名校地位穩(wěn)固,85所雙一流高校位列百強
2020軟科中國大學排名(主榜)的上榜高校共有567所,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浙江大學占據(jù)前三,上海交通大學位列第四,南京大學憑借在人才培養(yǎng)模塊的卓越表現(xiàn),綜合實力躋身全國前五。其他位列全國前十名的大學依次為復(fù)旦大學(第六)、中國科學技術(shù)大學(第七)、華中科技大學(第八)、武漢大學(第九)、中山大學(第十)。
"雙一流"高校在排名中占絕對優(yōu)勢地位,百強高校中有85所為"雙一流"高校。領(lǐng)先的三所"一流學科建設(shè)高校"分別是北京科技大學(33名)、南京航空航天大學(35名)、南京理工大學(36名)。排名最高的地方高校是蘇州大學(38名)和上海大學(45名)。15所非"雙一流"高校憑借強勁的綜合實力躋身百強,表現(xiàn)最好的三所為南方科技大學(46名)、上海科技大學(62名)、深圳大學(65名)。
2020軟科中國大學排名(主榜)百強
排名 | 學校名稱 | 省市 | 總得分 |
1 | 清華大學 | 北京 | 852.5 |
2 | 北京大學 | 北京 | 746.7 |
3 | 浙江大學 | 浙江 | 649.2 |
4 | 上海交通大學 | 上海 | 625.9 |
5 | 南京大學 | 江蘇 | 566.1 |
6 | 復(fù)旦大學 | 上海 | 556.7 |
7 | 中國科學技術(shù)大學 | 安徽 | 526.4 |
8 | 華中科技大學 | 湖北 | 497.7 |
9 | 武漢大學 | 湖北 | 488.0 |
10 | 中山大學 | 廣東 | 457.2 |
11 | 西安交通大學 | 陜西 | 452.5 |
12 | 哈爾濱工業(yè)大學 | 黑龍江 | 450.2 |
13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北京 | 445.1 |
14 | 北京師范大學 | 北京 | 440.9 |
15 | 同濟大學 | 上海 | 439.0 |
16 | 四川大學 | 四川 | 435.7 |
17 | 東南大學 | 江蘇 | 432.7 |
18 | 中國人民大學 | 北京 | 409.7 |
19 | 南開大學 | 天津 | 402.1 |
20 | 北京理工大學 | 北京 | 395.6 |
21 | 天津大學 | 天津 | 390.3 |
22 | 山東大學 | 山東 | 387.9 |
23 | 廈門大學 | 福建 | 383.3 |
24 | 吉林大學 | 吉林 | 379.5 |
25 | 華南理工大學 | 廣東 | 379.4 |
26 | 中南大學 | 湖南 | 378.6 |
27 | 大連理工大學 | 遼寧 | 365.1 |
28 | 西北工業(yè)大學 | 陜西 | 359.6 |
29 | 華東師范大學 | 上海 | 358.0 |
30 | 中國農(nóng)業(yè)大學 | 北京 | 351.5 |
31 | 湖南大學 | 湖南 | 348.3 |
32 | 電子科技大學 | 四川 | 334.8 |
33 | 北京科技大學 | 北京 | 321.8 |
34 | 重慶大學 | 重慶 | 320.9 |
35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 江蘇 | 319.5 |
36 | 南京理工大學 | 江蘇 | 317.1 |
37 | 東北大學 | 遼寧 | 314.0 |
38 | 蘇州大學 | 江蘇 | 306.8 |
39 | 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 | 湖北 | 300.5 |
40 | 蘭州大學 | 甘肅 | 300.4 |
41 |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 陜西 | 299.4 |
42 | 華東理工大學 | 上海 | 294.6 |
43 | 北京交通大學 | 北京 | 293.6 |
44 | 華中師范大學 | 湖北 | 292.4 |
45 | 上海大學 | 上海 | 290.0 |
46 | 南方科技大學 | 廣東 | 289.0 |
47 | 南京農(nóng)業(yè)大學 | 江蘇 | 283.2 |
48 | 暨南大學 | 廣東 | 282.6 |
49 | 中國海洋大學 | 山東 | 281.2 |
50 | 南京師范大學 | 江蘇 | 279.9 |
51 | 哈爾濱工程大學 | 黑龍江 | 279.4 |
52 | 武漢理工大學 | 湖北 | 277.6 |
53 | 西南交通大學 | 四川 | 277.3 |
54 | 中國地質(zhì)大學(武漢) | 湖北 | 274.9 |
55 | 北京郵電大學 | 北京 | 273.7 |
56 | 東北師范大學 | 吉林 | 272.5 |
57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 北京 | 272.4 |
58 | 河海大學 | 江蘇 | 271.8 |
59 | 江南大學 | 江蘇 | 271.5 |
60 | 中國礦業(yè)大學 | 江蘇 | 264.9 |
61 | 西北大學 | 陜西 | 262.4 |
62 | 上海科技大學 | 上海 | 261.5 |
63 | 北京工業(yè)大學 | 北京 | 260.5 |
64 | 北京化工大學 | 北京 | 259.7 |
65 | 深圳大學 | 廣東 | 259.1 |
66 | 西南大學 | 重慶 | 257.5 |
67 | 華南師范大學 | 廣東 | 254.4 |
68 | 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 | 陜西 | 251.1 |
69 | 揚州大學 | 江蘇 | 250.5 |
70 | 中國地質(zhì)大學(北京) | 北京 | 248.8 |
71 | 中國礦業(yè)大學(北京) | 北京 | 247.0 |
72 | 江蘇大學 | 江蘇 | 245.9 |
73 | 東華大學 | 上海 | 245.2 |
74 |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 山東 | 244.8 |
75 | 寧波大學 | 浙江 | 244.3 |
76 | 福州大學 | 福建 | 243.8 |
77 | 北京林業(yè)大學 | 北京 | 242.3 |
78 | 合肥工業(yè)大學 | 安徽 | 240.5 |
79 | 陜西師范大學 | 陜西 | 239.9 |
80 | 華北電力大學 | 北京 | 235.7 |
81 | 浙江工業(yè)大學 | 浙江 | 235.5 |
82 | 南京工業(yè)大學 | 江蘇 | 235.4 |
83 | 鄭州大學 | 河南 | 234.9 |
84 | 云南大學 | 云南 | 234.1 |
85 | 湖南師范大學 | 湖南 | 233.4 |
85 | 首都師范大學 | 北京 | 233.4 |
87 | 南昌大學 | 江西 | 228.4 |
88 | 華南農(nóng)業(yè)大學 | 廣東 | 227.1 |
89 | 上海理工大學 | 上海 | 221.4 |
90 | 安徽大學 | 安徽 | 219.2 |
91 | 長安大學 | 陜西 | 218.9 |
92 | 燕山大學 | 河北 | 216.7 |
93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 江蘇 | 216.6 |
94 | 湖北大學 | 湖北 | 214.5 |
95 | 廣東工業(yè)大學 | 廣東 | 214.2 |
96 | 南京郵電大學 | 江蘇 | 213.9 |
97 | 河南大學 | 河南 | 212.9 |
98 | 上海師范大學 | 上海 | 212.8 |
99 |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 | 浙江 | 211.6 |
100 | 廣州大學 | 廣東 | 211.1 |
首次發(fā)布醫(yī)藥、財經(jīng)、語言、政法、民族、體育六類單科性大學排名
2020軟科中國大學排名遵循分類排名的原則,對6類單科性大學(醫(yī)藥類、財經(jīng)類、語言類、政法類、民族類、體育類)使用差異化指標體系分別進行排名。在每一類型的排名中,參與排名計算的不僅有本類型的大學,也包括綜合性大學和所有其它類型的單科性大學。軟科中國大學排名總監(jiān)王璐介紹:"通過使用差異化指標體系對所有大學進行排名的方法,不僅可以展示一所大學在同類型高校中的排名,還可以給出這所大學在全國高校中的參考排名。"
2020軟科中國醫(yī)藥類大學排名的上榜高校有79所,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首都醫(yī)科大學、南京醫(yī)科大學位列前三。
2020軟科中國財經(jīng)類大學排名的上榜高校有51所,上海財經(jīng)大學、中央財經(jīng)大學、對外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位列前三。
2020軟科中國語言類大學排名的上榜高校有16所,北京外國語大學、中國傳媒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位列前三。
2020軟科中國政法類大學排名的上榜高校有33所,中國政法大學、華東政法大學、西南政法大學位列前三。
2020軟科中國民族類大學排名的上榜高校有12所,中央民族大學、中南民族大學、西南民族大學位列前三。
2020軟科中國體育類大學排名的上榜高校有14所,上海體育學院、北京體育大學、天津體育學院位列前三。
中國-博士人才網(wǎng)發(fā)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wǎng)轉(zhuǎn)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chǎn)業(yè)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nèi)容的真實性,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